自動氮吹儀的氣路維護是確保設備穩定運行、實驗結果準確的關鍵環節,需從日常清潔、定期檢查、密封性維護、壓力調節、特殊處理及長期停用管理等方面進行系統操作,具體注意事項如下:
一、日常清潔與防堵
1.氣針清潔
-每次使用后:用乙醇或丙酮沖洗氣針內外壁,去除樣品殘留和溶劑結晶,防止堵塞。
-頑固污漬:若氣針內部堵塞,可拆下后用注射器吸取溶劑沖洗,或使用超聲波清洗器深度清潔(5-10分鐘)。
-干燥處理:清潔后用壓縮空氣或氮氣吹干,確保氣路通暢。
2.管路吹掃
-關閉氮氣閥門后,用高壓氮氣吹掃管路,清除殘留溶劑或顆粒物,避免交叉污染。
二、定期檢查與校準
1.氣路密封性檢測
-每周/每月:用肥皂水涂抹氣管接口、閥門和調節閥,檢查是否有泄漏(產生氣泡)。
-問題處理:發現漏氣時,緊固接頭或更換老化密封圈(如O型圈),推薦使用氟橡膠材質以增強耐腐蝕性。
2.壓力與流量校準
-每月:使用電子流量計檢測氣體流量,確保與儀器顯示值一致(偏差≤±10%)。
-每季度:校準減壓閥,保證氮氣壓力穩定(通常為0~0.1MPa),避免壓力波動影響濃縮效果。
3.過濾器維護
-每6個月:檢查氮氣入口過濾器是否飽和(壓力表讀數異常升高),必要時更換濾芯(0.22μm PTFE濾膜)。
1.密封圈更換
-每季度:檢查所有密封圈和O型圈狀態,發現老化、開裂或變形時立即更換,防止漏氣或樣品污染。
-特殊環境:若長期處理酸性或有機溶劑樣品,需縮短更換周期至每月一次。
2.氣針狀態檢查
-每月:檢查氣針是否彎曲(偏差>2°需更換),確保噴氣方向垂直且均勻。
四、特殊處理與防護
1.酸性樣品處理
-接觸酸性物質后,立即用5%碳酸氫鈉溶液中和沖洗氣路,防止金屬部件腐蝕。
-避免使用酸性除藻劑清潔水浴槽,以防殘留物進入氣路。
2.生物污染防控
-若樣品含生物活性物質,用10%次氯酸鈉溶液浸泡氣針和管路30分鐘,沖洗后使用。

五、長期停用管理
1.氣路抽真空
-長期停用前,關閉氮氣源并抽真空管路系統,防止潮氣進入導致部件銹蝕。
2.接口防塵
-排空氣路殘留氣體后,用防塵塞封堵氣針接口,避免灰塵或異物進入。
3.環境控制
-存放于干燥、無腐蝕性氣體的環境中,遠離陽光直射和潮濕區域。
六、安全與操作規范
1.通風要求
-必須在通風櫥或良好排風環境下操作,防止有毒溶劑蒸氣積聚。
2.電氣安全
-維護前務必斷開電源,避免觸電風險;使用接地保護的電源插座。
3.高溫防護
-加熱模塊冷卻后再進行清潔,防止燙傷;避免觸碰加熱后的部件。
七、記錄與追溯
-建立維護日志:記錄每次維護日期、更換部件、異常情況及處理措施。
-標注下次檢查日期:形成周期性保養計劃,確保維護工作不遺漏。